关于《宁津县相衙镇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年)》起草的解读说明
现将《宁津县相衙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当前,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既要应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化以及国内外矛盾转变的挑战,也要解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难题。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宁津县相衙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是相衙镇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编制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镇域范围内各类自然资源利用、涉及国土空间的各项政策、各类规划以及开发建设活动,须符合本规划。不得在本规划明确的规划体系外另设其他空间类规划。
《宁津县相衙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及德州市委、市政府和宁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城乡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探索现代工贸城镇的发展路径,统筹安排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相衙镇可持续发展。
三、起草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修正)》《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鲁自然资字﹝2019﹞61号)《宁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相关要求。
四、起草过程
2022年4月,相衙镇人民政府开始组织编制,2022年10月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核报批的依据,之后编制完善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并多次向其他相关部门单位进行意见征集和协商修改。
五、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确定城镇性质、提出发展目标策略。相衙镇城镇性质“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木器加工、家居展销和商贸物流为支撑的工贸小城镇”。城镇职能为“三产融合示范镇、城乡统筹示范镇、生态修复示范镇”。
优化全镇国土空间格局,完善镇驻地功能,提升城镇品质。聚焦深化动能转换,围绕相衙镇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集约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合理引导土地资源要素向城镇未来发展的重点战略地区倾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第二部分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落实上位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构建“两核、两轴、三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三部分构建现代化幸福宜居活力城镇和产业特色镇。规划镇驻地发展方向采取“东联、南拓、西延、北改、中优”的策略,构建现代化幸福宜居活力城镇。规划特色镇片区发展方向采取“东拓、南改、西优、北延”的策略,构建现代化产业特色镇。
第四部分完善实施保障新机制。构建“乡镇-村庄”协同的纵向传导机制,建立有效约束的横向部门衔接机制,完善规划落地的实施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机制。
六、需公众广泛知晓的事项
《宁津县相衙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分全域和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两个空间层次。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其中,规划近期至2025年,规划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提出“将相衙镇打造为产业特色突出、城乡品质提升、生态环境良好的工贸型城镇”的总体发展目标。 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和先进制造业强镇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镇片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将相衙镇打造为产业特色突出、城乡品质提升、生态环境良好的工贸型城镇。
七、名词解释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三区”中的农业空间指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用地和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生态空间指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荒漠等;城镇空间指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及部分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
“三线”中的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的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城镇开发边界是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空间品质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及各类开发区等。
八、规划的主要指标和数据
待上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颁布,规划指标下达后方能确定。
九、联系方式
宁津县相衙镇人民政府,电话:55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