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宁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宁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今天我重点介绍我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工作的有关情况,这是当前和今后县食安委和食药局的一项重要和紧要的工作。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一件改善民生的大事、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按照上级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各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加大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查处力度,着力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强化我县食品监管,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通过宁津县人民政府申请,德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推荐,2018年1月12日,我县被山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单位,创建大约需要两年时间。
一、食品安全先进县的主要内容
食品安全先进县概括来讲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良好,连续三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二是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即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健全、监管经费保障到位、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三是群众认可,社会满意,群众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在70%以上。
二、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开展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一系列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顺民心、合民意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重大现实需要,也是提振消费信心,打造“食安宁津”品牌形象的重要举措,更是为了让广大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大工程。
三、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的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省政府“市市创、县县创”的部署要求,以建设“食安宁津”为目标,以创建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县为抓手,统领整个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现各级政府落实属地责任,监管部门依法履职,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推动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统一部署。县级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领导创建工作。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创建工作的主体,结合本地实际,具体组织实施创建工作。
2、多方协作,全面推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各部门力量,多措并举,多元参与,推动政民互动、社会共建。
3、城乡结合,全域覆盖。注重城市、农村两手抓,城乡同创,全域创建。
4、积极创新,务求实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监管新模式、
5、科学评价,群众满意。把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创城工作实效的标尺,实施动态管理。科学设定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公平公正。
五、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的总体目标
1、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良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使用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农药兽药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连续三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
2、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监管所需人、财、物的投入,建立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有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3、群众认可,社会满意。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认可度高,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在70%以上;考核评价在90分以上。
六、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的实施步骤
一是启动部署阶段(2018年4月底前)。二是组织创建阶段(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三是自查整改阶段(2019年9月至10月)。四是考核评价阶段(2019 年11 月至12 月)。
七、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重点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
我们将集中组织开展“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全方位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其中以以下两项整治为主。
一是开展食品“三小”专项整治。食品加工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使用食品生产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查验可追溯率达到100%,全面取缔“黑作坊”。引导小摊贩入市经营,监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开展小餐饮店、小食品店专项整治,全面落实“五项标准”,通过规范提升持证率和达标率达到95%以上。
二是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农村中小学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和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等高风险业态为重点,以农村食品消费高风险时段和节日期间为重点时段,组织开展重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行为,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重点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
八、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主体责任划分
开展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工作是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强化食品监管的有效载体,是执行上级政策的政治要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食品安全和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举全县之力,全域行动、全员参与、全程配合,压实各方责任,形成攻坚合力,营造食品安全齐抓共管共创共治格局。除去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以外,还要重点落实以下三方的责任。
1、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生产经营主体,也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安全的食品首先是生产出来的,因此抓食品安全首先要从企业抓起、从源头抓起。要强化质量安全责任追究。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重拳出击,在经济上重罚、法律上严惩,避免以罚代管,引导企业真正做到严格自律。在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哪个环节发现问题就由哪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倒逼生产经营者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对上游供货、下游经销严格审查把关,形成层层追溯、相互监督的机制。
2、要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社会责任。由于食品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部分从业人员学历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长远来看,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必须提升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一要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和行业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行业管理,逐步形成食品行业“生命至上、安全为先、合法获利、取之有道”的良好道德风气。二要加强从业人员诚信管理。所有食品从业人员全部建立诚信档案,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在依法惩戒的基础上予以扣分,情节严重的列入行业“黑名单”,终生禁入,并在媒体实名曝光。三要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从后面走向前台,帮促从业人员健全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和依法经营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行业自律,促进食品行业良性发展。
3、要严格落实社会共治责任。食品安全工作事关社会各方,必须齐抓共管、多方共治、群防群控。首先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宣传引导、综合施策,不断完善生产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政府监管保障机制和社会监督参与机制。其次扩大社会共治主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媒体记者、职业打假人、广大师生等各类群体作用,拓展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途径,构建社会化监管网格。再次搭建社会共治平台。通过政务网站、微博、微信、12345热线等载体,搭建投诉举报、信息发布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简化工作流程,及时曝光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最后加强宣传引导。牢固树立“宣传也是监管”的理念,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辨假识假能力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媒体监督、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各位朋友,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民心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食品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坚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毫不懈怠,持续攻坚,落实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8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