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宁津县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云军先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卢国勇先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仕墩先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张东信先生,向大家介绍我县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开展情况。
首先,请闫云军介绍精细化城市管理,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总体情况。
大家上午好!
今年以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打造建设精致城市中心为目标,以全力推进“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城市精细管理提升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强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
一、工作措施
(一)突出规划引领,抓好园林城市创建,城区绿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完成创城申报材料的上报工作。根据住建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了创城实施方案和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任务分工。聘请山东长城梅地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创城工作进行指导,明确了创建示范项目。并将申报资料已于8月15日上报省住建厅。
另一方面提升绿化硬件指标建设。一是道路绿化:对帽杨路、大祁中路等14条城区道路实施绿化。二是康宁湖提升改造:目前一期市政设施维护及亮化完成80%,杂技文化广场已完工,康宁文化城内道路和雨污管道的铺装已完工,人行道硬化已完成20%。三是新建、改建街区游园8处:已全部完成小游园施工设计方案以及方案审核,进入施工阶段,计划于12月底前全部完工。
10月10日,省住建厅对我县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行了初评验收,我县主要指标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标准。
(二)着眼环境改善,城区环卫水平不断提高。
在加强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向背街小巷延伸,每天组织30名环卫工人,从早6点至晚6点,对所负责的23条背街小巷进行全天候管理,及时清扫路面及空场,清理周边树枝、瓜蔓、砖头瓦块等杂物,清运桶装垃圾并查处乱倒垃圾行为,全面清除垃圾点残留及卫生死角。将现有的12辆洗扫车、11辆洒水车、4辆雾炮车进行科学编组,自早4点至晚8点实行“两班倒,歇人不歇车”每天16小时工作制,对城区道路进行循环洗扫、洒水;每周对城区所有护栏、果皮箱、垃圾桶等城市部件进行循环冲洗。加大垃圾清运力度,做到日产日清,全部运往乐陵光大垃圾焚烧厂集中处理。
(三)注重日常监管,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整合单位内部行政执法职责,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构建“大执法”工作格局。深化“城市管理网格化”一线工作法,将县城区划分为12个网格单元。网格员每日按照标准,采取“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区域实行重点巡查,对易反弹的区域采取对症管理,消除管理死角,切实将网格巡查责任制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共清理流动商贩7000余人次,规范各农贸市场周边的摊位约3200余个,清理沿街竖牌1800余块,拆除破旧条幅约1100余条,清理广告贴纸2300余处。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整治乱停车现象,共发放告知书、文明停车卡1600余份、罚单830多份、清理“僵尸车”47辆,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扎实开展执法进小区活动,对小区内“毁绿种菜”、变“公”为“私”等行为进行整治,截至目前,已对名门现代城、东方花园内的1.2万平方米绿地进行了清理。
(四)实施雨污分流,持续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今年计划改造35个合流管网路段,新建雨水管网43公里,污水管网18.53公里,消除雨污合流管网约41.13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合流管网路段33个,完成雨水管网敷设42.5公里、污水管网新建、改造及混接纠治18公里,消除合流管网41公里,基本完成任务。
(五)探索垃圾分类,城乡环境容貌持续改善。
积极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建设,深入学习潍坊昌乐、济南商河等先进地区和武城、乐陵等兄弟单位的工作经验,结合我县实际,聘请德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垃圾分类专项规划,规划文本及图纸已全部完成。综合性的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及垃圾分拣中心,已完成选址及图纸设计。在康宁湖杂技文化广场建成一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在便民服务中心5楼建设了一处占地500平方米城区宣教中心;推进10座乡镇的宣教中心建设工作,其中张大庄镇宣教中心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余9座正在施工阶段。在城区重点打造了4个示范小区,安装智能分类房5套,四分类垃圾组合柜10套,分类亭77座,小品20处。在城区及各乡镇发放了2万个分类垃圾桶。在城区安装大型分类广告牌120个,组织开展了11场的集中培训,发放了12万份垃圾分类宣传彩页。
二、下一步打算
(一)抓好队伍,层层压实责任。按照“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要求,树正气、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坚决摒弃“求稳怕乱、得过且过”的思想,坚决杜绝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思维。认真分析工作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最佳破解办法,层层分解压实责任,以唯旗誓夺、勇争一流的工作态度,抓细、抓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树立大城管意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以建设品质城市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树立“只要是城市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大城管意识,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聚焦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一是牵头联合宁城街道、津城街道、房管中心及各小区物业公司等,重点整治城区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小区内部的环境卫生清理不到位、私搭乱建和“毁绿种菜”等问题,为创建国家卫生城提供强力保障;二是牵头联合交通局、交警大队,重点整治城区乱停乱放、违章停车等交通秩序等问题;三是牵头联合市场监管局、住建局、消防大队、宁城街道、津城街道,重点整治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不达标、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四是牵头联合自然资源局、工信局、各广电通讯网络公司,重点解决线缆乱、无规划等问题;五是牵头联合住建局、环保局,重点解决城区道路扬尘问题;六是联合公安局、环保局,重点解决噪音扰民和不文明养狗等问题。
(三)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大提升行动,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合理增设垃圾桶等环卫设施,严格落实专人日常保洁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密闭清运,保持环境整洁。坚持走出去对标学习,对标先进城市管理经验,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工作措施。加快智慧停车建设进度,早日实现“泊车便宁”。按照“网格化”细分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辖区内违法建筑、店外经营、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广告宣传进行大清理、大整治,努力实现市容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
(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加快道路绿化、小游园和康宁湖等绿化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任务圆满完成;加快已施工路段雨污管网建设进度,提前插手建设2023年管网任务,确保“两清零一提标”工作提前完成。全力抓好保工程质量、进度、环保、安全,抓农民工工资“四保一抓”工作;加大协调力度,与住建局、交通局、热力公司、自来水公司、各通信公司及施工现场周边单位积极沟通,将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降到最低;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对质量不达标、安全措施不到位、工期拖延、不落实环保要求的,依法进行处罚。
以上就是我们城市管理总体情况,介绍完毕,谢谢!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问题1:您好,我是宁津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请问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哪些指标,我县是从何时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计划如何?
卢国勇:谢谢您的提问。
根据省住建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评选指标分为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风貌特色四个部分,共18项,包括14项导向指标,4项底线指标。
自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后,宁津县确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截至目前,建成区面积21.8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7.06万人,绿地率39.08%,绿化覆盖率42.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7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86.43%,10万人拥有综合公园个数1.76个,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96.62%,万人拥有绿道长度1.12公里。各项指标基本满足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切实凝聚攻坚合力。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宁津县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宁津县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细化了措施、压实了责任,形成了上线联动、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
二是立足长远,精心规划,着力补齐绿化短板。坚持“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理念,高标准修编并实施《宁津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构建起以公共绿地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脉络、以庭院绿化为补充的城市绿地系统。
三是公园绿地建设提标扩容。一是改造提升综合性公园。改造康宁湖公园一期、二期,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丰富植物层次,增设了停车场、儿童游乐设施、防灾避险系统等,完成6处园内公厕升级;合理搭配“乔灌花草”,植物配置景观水平大幅提升。二是改造提升街头游园。改造了城区鹿鸣园、开元游园、路庄游园等10余处老旧游园,在增加绿化层次、数量的同时,增设休息座椅、健身器材、廊架景亭等便民设施,游园实用性不断提高。三是精细化打造精品公园。加大对新建的中心公园、新河公园的绿化管护力度,公园绿化品味不断提升。四是新建口袋公园。在银河路、福宁大街等城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居住区周边,建设绿地广场和休闲健身设施20余处,8万平方米;在道路十字路口的金边银角建设口袋公园,构建“小、多、均”的绿地系统。
四是道路绿化建设提质换颜。将扮美城市景观与服务居民出行有机结合,从道路绿化入手,按照“绿随路走、路绿相携、一路一景”的思路,坚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合理搭配的原则,不断提升道路绿化层次,重点完成了黄河大街,西环一路,城区东、西、北出口等新建道路绿化;按照林荫路标准,更新提升了银河路、泰山路、文昌路等老旧道路,基实现“一街一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体系,推进绿化提升工程,提高绿化管护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加大今冬绿化工程建设力度。一是全面推进康宁湖提升改造进度。年底前完成亮化、绿化及康宁文化城的硬化建设工作,把康宁湖打造成创城的亮点。二是加快道路绿化工程建设。主要是完成赣江大街、董沙路、海河大街、文昌路、104国道等五条道路的绿化建设工作。三是完成中心工作苗木补植工作。更换公园内银杏等苗木800余株。四是完成林荫路建设任务。今冬重点完成宁乐大街、正阳路、宁德路三条林荫路的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小游园建设进度。改造樱花园、鹿鸣园、芳甸园、芳树园、乐游园老旧游园5处,新建香花园1处,计划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工。
三是大力开展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工作力度。开展省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工作,按照创建标准,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和小区申报。同时利用今冬明春两个绿化季,在县城区开展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工作,动员县城区内所有单位(小区)开展增绿、补绿活动,进一步提升绿化工作水平,掀起创城工作高潮。
回答完毕。
问题2:您好,我是宁津报的记者。请问如何解决道路扬尘问题的?今年我县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县,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也请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吧。
高仕墩:谢谢您的提问。
好的。针对道路扬尘问题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在加强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向背街小巷延伸,每天组织30名环卫工人,从早6点至晚6点,对所负责的23条背街小巷进行全天候管理,及时清扫路面及空场,清理周边树枝、瓜蔓、砖头瓦块等杂物,清运桶装垃圾并查处乱倒垃圾行为,全面清除垃圾点残留及卫生死角。
二是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实行道路清扫保洁以湿式机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道路保洁工作模式。我局现有洗扫车12辆、洒水车12辆、干扫车4辆、小扫路机3辆。1-3月份一般情况下在11:00—17:00进行洗扫作业,11:00—15:00进行洒水作业,避免路面结冰对行人车辆造成影响。3月份以后,洗扫车、洒水车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每天自4:00——20:00共16个小时分两班倒,歇人不歇车,按规章要求频次进行循环洗扫、洒水。干扫车和小型扫路车自4:00—20:00分两班倒,加强对主要街道和彩砖路面以及便道的清扫保洁力度。喷雾抑尘车隔三到五天对部分道路两侧树木进行喷雾降尘。我县主次干道洒水率和机扫率均达到100%,深度保洁率达到68%。
三是完善渣土车运输管理。城区共有9家渣土运输公司计108辆第三代新式渣土运输车辆。都安装了GPS监控系统,并纳入了智慧城管监控平台。在建工地的出入口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实时进行全天候无缝隙监控,有效杜绝了带泥带土及抛撒滴漏现象的发生。
今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市垃圾分类示范县,按照《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德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我们采取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和培训力度。一是通过户外大屏、电梯广告屏和微信等现代化手段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二是安装分类广告牌、设置垃圾分类亭、组合柜、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牌;三是组织志愿者到小区、家属院、学校、公园、广场及各乡镇(街道)村庄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彩页、水杯布兜等小礼品,面对面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四是聘请浙江联运公司为对各单位、乡镇、学校、医院等相关人员进行了15场分类知识培训,极大提高了我县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
二是配齐硬件设施。聘请德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在城区康宁湖杂技文化广场投资150余万元建设了一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投资4000万元的生活垃圾分类工程,全部纳入PPP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施工和采购。该项目包括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1座、垃圾收集车辆16辆、转运车辆14辆、洗扫及深度保洁车辆12辆、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2万个。重点打造了4个示范小区,安装智能分类房5套,四分类垃圾组合柜10套,分类亭77座,小品20处,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是做好走出去、引进来工作。针对生活垃圾分类课题,宁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开拓思路,分管领导带队先后到潍坊市奎文区、济南市中区、商河县、齐河县、济宁市邹城市等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进地区学习当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进经验,开拓新方式、新思路,对我县的生活垃圾分类全面细致有序的开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回答完毕。
问题3:您好,我是智慧宁津的记者。说到环境,让我想到近年来全县大力开展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这项工作让农村的环境容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是如何开展的?
张东信:谢谢您的提问。
好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乡镇街道的生活环境保洁,全部市场化运作。乡村环境容貌发现了明显的好转,实现了乡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乡村生活垃圾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健全常态化运行机制。通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行模式,深入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凸显全县农村保洁成效。今年,我县采用PPP模式,整合了5家城乡环卫一体化托管公司,实行整体大托管并于9月1日正式运营。进一步统一了各乡镇(街道)和托管公司的服务标准和各自职责。建立了督查长效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对托管公司进行“双监管”,明确了三级职责,确保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平稳运行。
二是加强工作督导力度。健全考核监督机制,研究并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日常评价绩效评价标准。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专班,全天候实地了解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查看清运频次及垃圾桶设置等情况,将需整改的问题及时反馈至各乡镇(街道)及保洁公司第一时间整改。2022年以来,共督导村庄2500余次,发现问题5200余条,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今年4月份开工高标准建设张大庄垃圾转运站1处,购置垃圾清运车辆57辆,由保洁公司进行运行管理,确保垃圾及时清运,杜绝积存垃圾现象,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10座乡镇垃圾转运站运转正常,并配备了6辆垃圾转运车,1辆吸污车,2022年至今,共清运乡镇垃圾3.5万余吨,全部送到乐陵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聚焦“八清零一提升”任务目标,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深入一线,广泛发动农民群众,以清理整治“三大堆”为重点,对全县村庄内乱堆乱放、废材旧料、破砖烂瓦进行整治,持续开展村庄卫生大清扫、村庄环境大整治等系列活动。
五是深入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依据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环保督察、河道污染治理等工作,组织各镇街每月进行深入、全面的排查整治活动,尤其对闲散土地、小树林、沟渠池塘等垃圾易堆积点重点进行排查。截至目前,我县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通过以上措施,推动村庄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进发,为美丽乡村加滤镜,为乡村振兴添色彩。
同时,在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我县率先启动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借此机会,我向大家通报以下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安排部署。今年以来,我局多次组织各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召开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会与推进会,对全县村庄基本情况进行垃圾分类工作摸排,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采取走访入村入户、到集市、到广场的方式,为广大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彩页、水杯布兜等小礼品约4万余份;在各乡镇(街道)驻地及村庄安装垃圾分类宣传栏240余处、安装垃圾分类亭120余处。
三是开展专题培训。我局聘请浙江联运公司为各乡镇(街道)开展了15场的集中培训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入户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
四是配齐硬件设施。高标准建设张大庄垃圾中转站一处,配套建设了生活垃圾分类房及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现已投入使用;在其他乡镇9处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施工进入收尾阶段。为各乡镇(街道)配备分类垃圾桶2万余个。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4位发布人介绍了我县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开展情况,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宁津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5225509。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