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宁津县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广泛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2022年度3位“最美职工”代表与大家见面交流,讲述新时代劳动者的奋斗故事。他们分别是:宁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福宁社区党总支书记滕晓霞女士;县财政局 农业科科长郑铁凝先生;县文化艺术中心科员李晓康先生;请三位代表分别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首先有请滕晓霞女士。
大家好,我叫滕晓霞,是宁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福宁社区党总支书记。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我的工作始终在基层一线,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在开展与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纾困解难等与咱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种工作。截至目前,今年以来走访各类人员5000余人、排查九小场所1600余家、组织开展惠民利民活动600余场,服务居民1万余人、成立了8处小区党群服务站、小区业委会覆盖率达到了80%、顺利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2我们通过“洗楼式”的“双敲”行动,采集完善辖区7923户余人居民信息,为精细化网格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基层是我的岗位,也是展现自我的舞台,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在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感谢滕晓霞女士。下面有请郑铁凝先生作介绍。
大家好,我叫郑铁凝,现任县财政局农业科科长。我先后在乡镇财政所、投资评审中心、政府采购办公室工作,经过多岗位的历练,使自己成为业务多面手。财政工作要精益求精,为了让每一分宝贵的财政资金都花在刀刃上,我坚持去项目现场实地测量,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我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疫情期间在全市率先开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在全市率先试点政府采购远程评标,创新性做法被中央媒体宣传报道。
感谢郑铁凝先生。下面有请李晓康先生作介绍。
大家好,我叫李晓康,2014年入伍,在部队期间从事宣传工作,曾获得“优秀士兵”称号。2018年,退役后入职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中,我主动承担了单位电子办公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维护以及各展馆电控系统检修维护,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办公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办公效率。2019年9月,我转入宣传股,从事宣传工作,独立制作完成了宣传视频300多个,丰富了对外宣传的维度,使中心的宣传从以前单纯的文字图片形式转向图文与视频并重。2020年初,我独立完成网上展厅的拍摄制作和发布,不但提升了参观体验还拓宽了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对外展示的路径,该网上展馆被学习强国、宁津县政府网等多个平台广泛应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圆满完成了“百个音频故事”的技术保障任务。
感谢3位最美职工的自我介绍。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三位最美职工都是我县各行各业中优秀的劳动者代表。我想,大家会有很多问题想与他们进行交流。
下面进入交流环节,请大家在提问前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记者:您好,我是宁津报的记者。请问腾晓霞同志,做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请您介绍一下疫情期间的工作情况。
滕晓霞: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辖区的大街小巷,就是我的战“疫”阵地;一步手机、一张嘴、两条腿,就是我的战“疫”武器。
我所在的宁城街道福宁社区有16名社区工作人员,我们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信息流调,核酸检测。每天新增中高风险地区有哪些,哪些人员需要10+3,哪些人员需要7+3,哪些人员需要5天3检,哪些人员需要3天2检。这都需要我们随时掌握疫情动态信息,并对每个返宁人员进行严格、准确的信息研判,做好人员居家、隔离、核酸检测安排及健康监测。
面对疫情,我们顶着压力咬牙坚持,我们清楚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大疫当前,疫情防控是抗在我们肩上的责任,不知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人们都在酣然入睡时,我们仍在信息流调,封控值守,统计表格,录入信息,有时一天就是成千上万条的信息。
疫情以来,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放弃所有节假日,每天起早贪黑,连与家人吃饭说话的时间都没有。我同事孩子们打电话时说的最多的就是,妈妈今天你能早点回来吗?妈妈你晚上一定要回家,多晚都没事。这是我们对家庭对孩子的心酸与愧疚。但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全体社区工作人员高效完成了人员信息流调、居家人员情绪安抚、生活物资运送、小区全员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大家的生活平稳有序。
记者:请问腾晓霞同志,社区是我们基层治理的末端,请腾晓霞同志为我们介绍一下日常社区工作情况吧。
腾晓霞:社区日常工作百余项,疫情防控只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还要督导检查辖区内千余家九小场所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控措施;积极推进落实5个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建立10个物业服务企业的党支部;要帮助15个小区的业委会选举;要核查一千多户气代煤天然气表数;我们还有反诈宣传、道路安全、环保、信访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去完成。作为基层社区的工作者,我扎根社区,希望用创新性的工作,用一颗为民服务的热忱之心,继续努力将社区建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睦邻聚福、和乐安宁。
记者:您好,我是宁津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郑铁凝同志,财政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请您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历中比较难忘的事情。
郑铁凝:初到财政局工作时,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财政新兵,所学专业不对口、对财政政策不了解。参加工作11年来,我有过山重水复的困惑,也收获了柳暗花明的欣慰。我刻苦钻研财政业务,多岗位的历练把我磨炼成为业务多面手。在局机关办公室,我负责管理全局财政业务系统,为了适应岗位要求,我考取了计算机网络管理证书,从新中大财务软件,到财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再到大平台2.0系统,连续多年为局机关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在乡镇财政所工作期间,我埋头钻研乡镇财政业务,在山东省乡镇财政业务技能竞赛中,我获得一等奖,被山东省财政厅授予“山东省乡镇财政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记者:郑铁凝同志,财务工作要求细致严谨,请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工作情况吧。
郑铁凝:投资评审工作专业性强,每个项目都要经过文件审核、图纸算量、现场勘探、价格调查、定额计价等程序,开始时我认真向科室的领导同事们学习,从最基础也是最辛苦的现场测量干起,无论冬夏,穿梭在田间地头和项目工地。在工程项目评审过程中,评审方和被评审方常常因为工程定额的套用、工程量的计算、材料价格的高低争的面红耳赤,但我要坚持公正、科学、客观的评审原则,用事实说话,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公正,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在刀刃上。2019年,我所在的科室投资评审中心被山东省财政厅评为“山东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
政府采购工作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政府,是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我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动上门为企业送政策,化解企业融资难题,搭建银企融资桥梁,让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我推行的采购意向公开为企业服务提前“一公里”、落实合同预付款制度缓解企业资金难题,预留份额制度让中小微企业分享政策红利,取消机构库让采购活动不设门槛,电子化采购让企业“零距离、零跑腿”。这些工作既服务了企业,又保证了财政资金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2021年,我县政府采购工作被评为全国百强。
民之大事在于农,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推进惠农补贴“一本通”管理,加班加点保障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补贴资金安全、及时、准确发放到农户手中。
记者:您好,我是智慧宁津的记者。李晓康同志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如何创新性开展工作的。
李晓康:我转入县文化艺术中心宣传股后,尽其所能挖掘中心文化内涵,让以前单一的图文宣传走上了新媒体的道路。尤其是此次疫情的出现,打乱了艺术中心展馆的正常工作,我意识到传统的展览方式应该有所改变和突破,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才能提升展览效率和游览体验。有了想法,我开始摸索网上展馆技术,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拍摄、制作、上线、调试,再进入最后的内测阶段,网上展馆不但提升了参观体验还拓宽了宁艺对外展示的道路,该网上展馆被学习强国、宁津县政府网等多个平台广泛应用。
同年8月份,蟋蟀文博馆馆内的蟋蟀标本,由于工艺老旧,展品已经浑浊,影响了观赏效果,但是解决标本的变质问题需要较高的专业要求,我知难而上,主动请缨制作新标本。我和展览管理股的同志到蟋蟀交易市场进行为期半月的活体采集工作,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新标本制作完成,全部上架展览。相对于之前福尔马林浸制标本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创新性改进,使新制作的胶制标本硬度大、清晰度高、稳定性强、视觉变形较小,且造型新颖,更受来访者青睐。
记者:李晓康同志在工作中,有哪些让您记忆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李晓康: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特别策划“向史而新”“百个音频故事·讲述英雄历史”建党百年线上庆祝活动。在音频录制期间,从前期录制设备的保障,中期剪辑和校对,后期发布,100条音频,每一条我都层层把关,真正做到了零差错播出。活动推出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点击聆听转发,并同步上线德州24小时、智慧宁津手机台、宁津党建微信公众平台。
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我愿意把岗位当做站位,在岗位上真练苦练,练就一身本领,践行作为一职工的初心和使命,为“活力新城,幸福宁津”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3位最美职工代表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岗位上的奋斗故事,生动鲜活、感人至深,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宁津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5225509。
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