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新闻发布会 >正文
名  称:
“活力新城、幸福宁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津城街道专场)
索 引 号:
371402/2023_79688206
文  号:
发文日期:
2023-02-24
发布机构:
宣传部

“活力新城、幸福宁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津城街道专场)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2-24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县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快建设“富强、活力、美丽、幸福”新时代现代化新宁津,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奋力开创了“活力新城、幸福宁津”建设新局面。今天,我们邀请:津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丁明潭先生,津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盖斌先生,津城街道农业九管区管区书记赵雯娜女士,向大家介绍津城街道加快建设“活力新城、幸福宁津”的开展情况。

首先,请丁明潭先生介绍东部新区7个村2180套安置房回迁安置总体情况 。

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津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津城街道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津城街道东部新区安置回迁工作紧扣“活力新城、幸福宁津”这一主题,从精心筹备到最后一户领到钥匙,历时100天,是宁津县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涉及群众最多的一次回迁安置,近4000名农民搬上“电梯房”由“村民”变成“居民”圆了“五年”的回家梦!这本身就是高品质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两个小区辐射整个东部新区,为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劳动力保障,是“活力新城、幸福宁津”的津城实践!

东部新区安置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高度重视下,在县直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津城街道全体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朝五晚九、上下同心,广大村民积极响应,热情支持,东部新区安置A区、B区即津诚佳苑、津开佳苑涉及7个村、2180套安置房顺利回迁。

一、关口前移,确保无震荡回迁。津城街道早就制定分房预案。反复推演分房流程,精确预判各类突发状况,科学制定安置计划。党员干部开展“大走访”活动,了解群众诉求,提前解决问题,实行街道、村庄、网格问题纠纷前端收集、分析研判、结果反馈“三级三步闭合工作法”,指挥部统筹谋划,对回迁安置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任务倒排,两级党员干部宣传解读政策,坚持正面发声,消除群众疑虑。按照“一村一组一户一党员”的工作模式,200余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筹解决群众回迁“急难愁盼”等问题。共走访群众960余人次,解决群众回迁安置诉求237件,化解矛盾78件。

二、“一站式”服务 确保实现提速目标。津城街道安置回迁指挥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服务、高质量落实、“一站式服务”。指挥部下设综合组、选房组等4个专项工作大组,维稳安保、资金结算、疫情防控等20个分项工作小组,由80名街道、村级党员干部组成,全面做好政策咨询、资金结算、钥匙发放、司法协调、后勤保障等工作,面对面、手把手地为群众讲解、办理回迁流程和手续,并设置展板,将房源户型、公示信息、回迁安置流程等内容进行集中展示,联动加快回迁安置工作,确保安置A区、B区实现30天内完成回迁安置的提速目标。

三、“1岗5区” 确保零距离服务。津城街道指挥部坚持党建引领,设置由党员先锋队组成的纪检监督岗、政策咨询区、司法救助区、纠纷调解区、综合服务区、志愿帮扶区的“1岗5区”群众服务平台,党员干部为群众提供实地看房、咨询答疑、紧急援助等服务。此次安置A区、B区回迁工作,在选房现场共帮助群众解答问题680余次,开展爱心跑腿、爱心帮扶等红色暖心服务560余次。

回迁安置后,津城街道将继续留设“1岗5区”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问题协调等多项服务,同时以党建引领,将管区服务下沉,促进村庄融合发展。推行“红色物业联盟”,设立红色先锋岗,将服务事项延伸至社区最后一公里。并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平台,建立就业服务中心,以“用工平台+培训平台”“就业服务平台+创业服务平台”的“2+2”工作法为切入点,助力失地群众就业创业。继续探索打造成熟的、可推广的“活力新城、幸福宁津”下的“津城样板”。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问题1:您好,我是宁津报的记者。请问如何做好回迁群众的服务和管理?

盖斌:安置AB区回迁工作共涉及津城街道孟合、后林、王石、李万、前林、小香、刘余7个村,900户群众,2180套房屋。回迁安置于2022年6月份开始筹备,7月15日起全面启动。安置AB区回迁安置跨度时间长、涉及群众多,是津城街道回迁老百姓日夜期盼的大事,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考验,为了全面做好回迁工作,津城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靠前指挥,街道、村干部白加黑、5+2,期间多次召开碰头会研究政策,解决群众反应问题,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万无一失。在整个回迁过程中,我们认真了解群众诉求,做好回迁工作的解释沟通工作,坚持公开透明、正面发声,坚持用真情换真心、用服务暖人心,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回迁中的问题。截至2022年9月26日,已经完成了所有村的安置工作,实现了和谐幸福回迁。

A区B区的回迁入住既为东部新区产城融合发展带来了“人气”,也为我们津城街道社区管理打开了新纪元。群众回迁以后,实现了“村民”变“市民”,为能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我们推进管区业务下沉,以“一站式服务”把群众所急所盼的问题解决到“家门口”,建立“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建共同体格局,打破村庄界限,逐步推动回迁村庄共建共融共享,形成“一套班子”治理新局面。同时,我们积极打造“红色物业”,建立党建共同体与物业公司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引导物业为小区提供了超标准的服务。

为解决好回迁失地群众就业问题,通过联系人社部门,我们积极引进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建立红联创就业服务平台,依托街道和东部新区企业,为村民及辖区内流动人口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助力拆迁村4000余名村民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真正实现党建引领,红色就业。

接下来,津城街道将进一步以人民为中心,在圆满完成回迁任务的基础上,抓党建引领、抓融合发展、抓群众服务,全面做好社区管理工作,为全县构建“一心三区一带”战略格局贡献力量!

问题2:您好,我是宁津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请问5000多群众搬上了“电梯楼”,下一步让“村民”变“居民”咱们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赵雯娜:要想让这5000多群众从原来蹲墙根、晒太阳、唠闲嗑的老百姓转变成打太极、练书法的城里人,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来进行思想铸魂。我们的具体措施是保证:有阵地、有人员、有品牌、有活动,确保落实有实效。

一、有阵地:我们在津开佳苑建设津东党群服务中心,于2023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面积2040平方米。津东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施完善,设有综合便民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区、矛盾纠纷调解区、红渡书吧、倚松书画室、护荷小屋等功能室,以及津东社区村庄融合暨“双高”成果展厅、清风宁津“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廉洁文化展厅两个教育基地,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综合便民、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文明实践、学习教育、休息娱乐等服务。

二、有人员:以前是村民到街道办事,津东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以后,我们管区工作人员全部下沉到社区,9个回迁村的支部书记到社区坐班。下一步,我们还会积极对接组织、人事部门,继续增加社区工作者,为工作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三、有品牌: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从政府驻地搬到了津东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心灵点灯、护荷小屋、“津”骑兵、春风义剪等十多个品牌,利用“津”骑兵基地、红渡书吧、倚松书画室、护荷小屋等功能室开展接地气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下一步按照挂图作战表逐一落实。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用好阵地、用活品牌、用心经营,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3位发布人介绍了津城街道加快建设“活力新城、幸福宁津”的开展情况,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宁津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5225509。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目录管理登录 |  政务邮箱 |  政民互动后台
中共宁津县委 宁津县人民政府主办 宁津县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监督电话:0534-5222244 地址:山东省宁津县中心大街17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4220021 鲁ICP备06041326号 鲁公网安备 37142202000130号
支持Ipv6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