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由县委宣传部主办的2023宁津最美人物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今天,我们举办的是“最美家庭”专场。
今天,我们邀请宁津县妇联四级主任科员徐春月女士以及4位最美家庭代表来到发布厅,听他们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他们分别是德州市最美家庭代表夏华庆先生;宁津县最美家庭代表张玉进女士;宁津县最美家庭代表盖学辉女士;德州市最美家庭代表杨自国先生。欢迎你们。
下面首先请4位代表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
夏华庆:大家好!我叫夏华庆,宁津县柴胡店镇夏庄村人,是一名退役军人。我1983年参军,入伍四年间先后两次受到部队嘉奖。在我的影响下,儿子成为一名飞行员,2次登上国庆阅兵场,先后完成10余项“国字号”“军字号”大项任务;儿媳是某旅政治工作部干事。两个侄子先后参军,目前已经转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下去,支持和鼓励儿子、儿媳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谢谢大家!
张玉进:大家好,我是宁津第二实验中学的教师张玉进,很荣兴能以“最美家庭”的身份,参与这次活动,和大家一起进行学习交流。工作上,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们树立榜样,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我深知一个孩子关系到一个家庭。生活中孝老爱亲,包容他人。曾荣获得宁津县“优秀教师”,宁津县“好人之星”等荣誉。
盖学辉:我叫盖学辉,是一名医生,是宁津县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主任兼妇科主任;也是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是妻子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爱人也是一名医生,我们俩在一个单位工作,他是儿童康复科的负责人,我们家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大女儿上高中,小儿子上小学,我们的小家庭被评为2023年“最美家庭”我感到很荣幸也很自豪。
杨自国:大家好!我叫杨自国,大柳镇鄄子村人。15岁那年父亲去世,大哥患有癫痫,当时弟弟妹妹还小,从那时起,四十多年来,每天早晨天不亮,便起身到母亲和大哥的住处,做饭、扫院子,然后再去上班。如今,母亲已经91岁高龄,大哥也已经68岁了。我的工作地点在大柳镇税务所,距家有20多里路,但我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耽误过工作。我恪尽职守,紧跟改革步伐,认真完成每项业务,曾获评“山东好人”、“全市地税系统最美税务人”等荣誉称号。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您。刚才,4位代表都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在他们与各位媒体记者互动交流之前,我们想先请徐春月主任简要通报一下2023年“最美家庭”选树工作开展情况。
徐春月: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大家在这里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宁津县妇联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宁津妇女事业发展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近年来,宁津县妇联致力于打造“津善尽美”家风品牌,坚持协同配合,培养和树立家庭家教家风先进典型,共培树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级最美家庭2户、省级五好家庭2户;市级最美家庭8户;评选县乡级最美家庭、五好家庭130户,营造德者有得、争当典型的良好环境,让文明家庭的价值导向和标杆示范作用更鲜明。
今天来到现场的是我县今年市、县“最美家庭”的优秀代表,他们都是我们身边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有爱党爱国、传承红色革命家风的军人之家;有孝老敬亲、于平凡点滴中演绎亲情的孝德之家;有舍己为人、救人于危难的大义之家;有血脉相连、尽显手足情深的温暖之家…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家庭昂扬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希望全县广大家庭学习先进,纷纷争做“最美家庭”,树立良好家风,建设幸福家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今后,县妇联将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寻找、“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积极培树优秀家庭典型。将深化“津善尽美”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讲,大力弘扬和谐家庭、科学家教、优良家风,在全县倡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徐主任。下面请各媒体记者分别与4位代表互动交流。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请宁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记者:我是宁津县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记者,请问各位家庭的家风家训是什么,并谈谈家风家训对家庭的影响。
夏华庆:我的家风家训是“拥军爱国,孝老爱亲,敬业诚信,热心公益”。家风家训使我这个大家庭养成了忠诚于党,服务于人民,诚信第一,勇于奉献的良好作风,孝敬长辈,孝顺父母,家庭和睦也是三里五村公认的,我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教子不如做榜样!”我父亲和我叔叔那一辈就不曾分家,我有兄弟三人至今也没有分家,我的孩子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是出类拔萃的,我感到很欣慰和自豪。
张玉进:我理解的家风家训就是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是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一种独特的价值符号,通俗地说家风就是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刻在骨子里融化在血液里的东西。我家的家风家训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孝老爱亲,知足感恩。我们家一直本着诚实做人的原则,因为这是做人的根本,不食言 ,不欺骗。家长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都尊老爱幼,懂得感恩,学习努力,学有所成。目前,侄女研究生已毕业,儿子读研二,最小的侄子读大二,这也是令人欣慰和满意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不仅对一个家庭家族产生积极的影响,还会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崇德向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培育良好的家教家风,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盖学辉:我们的家风家训是 “和谐、诚信”。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我和爱人都是医生,又都在单位各自科室担任负责人,工作繁忙有时难免会有些情绪带到家中,我俩深知感情支持是家庭稳定和谐的基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经常谈心多沟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和谐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也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源泉。我们时长教育孩子们“做人要谦虚礼让才能让别人真心待见,要踏踏实实的做人,向别人承诺的事情,要守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杨自国:我家的家风家训“勤为本、孝为先、和为贵、代代传”,我感觉长辈的言传身教是形成好家风的关键。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的品德,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敬老人不能挂在嘴边,更要有实际行动。在家里,从父辈到我们夫妻俩,尊老敬老的优良家风代代传承,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初中开始,孩子就帮助照顾老人,有时会主动给老人们做饭。孩子说,帮父母干家务,照料老人,家里充满了爱,自己感觉非常幸福。
主持人:请继续提问。请宁津报记者提问。
记者:我是宁津报记者,请各位分享一下自己的家风故事。
夏华庆:参军入伍铸就军魂,军魂就是我军官兵在党的领导下,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军人精神,作为一名老兵,宣传部队工作是我的义务,教育孩子长大后选择当兵报效祖国是我的责任。受我的影响大侄子15岁时,因散打成绩出色,被福建省武警散打队特招,18岁代表国家队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警察搏击对抗赛获亚军,荣立三等功一次,19岁时参加在德国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警察搏击对抗赛获得冠军,荣立二等功一次,现在转业在滨州市交通局工作。小侄子也已转业,在滨州特警大队工作。儿子高中二年级时,部队来学校挑选飞行学员,身体条件和学习成绩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年身体条件达到了标准,高三考试成绩出来后,经过层层筛选和家族政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员,他坚定信念,传承“机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的忠诚基因,把“飞得精,打得准”作为忠诚于党,报效祖国的实践追求,曾二次登上国庆阅兵场,多次圆满完成演戏任务,他矢志打赢,熟练掌握“莱维斯爱”等高难度战术动作,成为能打胜仗的“刀尖子”他奋干担当,艰难任务率先上,高难度科目带头飞,先后完成10余项国字号、军字号大项任务,被集团军评为新时代“四有军官”,荣立战备训练三等功一次,荣获优秀基层干部嘉奖10余次。儿媳张桃桃也是一名优秀的军官干部,2010年考入原解放军艺术学校,她巾帼不让须眉,在某旅担任整治干部干事,期间多次在陆军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人民陆军、中国军网等各大媒体发表稿件100余篇,2019年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担任陆军方队宣传干事,获得阅兵专项嘉奖一次。现在儿子和儿媳仍在部队学习锻炼,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我希望我家的军旅情怀能一代代得到延续,把军人精神传承下去,我坚信只要当过兵就会一辈子听党的指挥,对党忠诚,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谢谢大家!
张玉进:互敬互爱 家庭和睦。我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大家庭,为了能更好的照顾有癫痫病的父亲,结婚后我和丈夫一直住在娘家,和弟弟,弟媳还有年幼的侄女、侄子,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儿子,一家八口人生活在一起。一边照顾父亲,一边照顾三个孩子,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我们分工合作,弟弟跑大车,在家时间少。我和弟媳负责料理家务,丈夫负责接送儿子和侄女上学,那时没有车,一辆自行车带俩孩子,小学下来,车圈都垄了(不圆了)。其实这都算不了什么,最让我们犯难的是父亲犯病的时候,脾气会变得特别暴躁,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小心翼翼,生怕那句话没说到父亲心里,哪件事没做到他心里。多少次父亲犯病的时候,头脑不清离家出走,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不管天黑,不管刮风下雨,都会找遍大街小巷,这时的心情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牙齿松动,精神不如从前,我们就想着法做软的饭菜,不上班的时候就陪伴在父亲的身边。多少年,我们没有一次外出旅游过。父亲喜欢喝汤,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提前凉好,喝一碗,凉一碗。一位邻里大哥曾对丈夫说:侍候自己的父母是责任是义务,侍候别人的父母……大哥说话的同时不由得伸出大拇指。我们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照料,我感觉能够否定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理念。我们两家人生活在一起也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琐事红过脸,一起享受着生活的幸福,也一起承担着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弟媳和丈夫对这个家庭的付出,作为子女侍奉自己的父母是责任是义务,天经地义,可他们却胜似亲生子女。
言传身教 育子有方。因为是老师,乡邻们有时会问起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我常说,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事儿。我们也从不刻意要求孩子们做什么。孩子们在这个气氛和谐大家庭熏陶下,从小就非常懂礼貌,敬老爱幼,努力学习。现在,侄女研究生刚刚毕业,儿子读研二,最小的侄子也在读大二,这也是我们感到欣慰和满意的地方,孩子们的成长也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
邻里和睦 情同手足。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我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我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之所以和睦,我的看法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我们也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我们的努力也真的收获了幸福和温暖!谢谢大家!
盖学辉:我的女儿非常懂事,今年4月4日晚上10点多,我接上高中的女儿放学回家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呼救,出于一名医务人员的警惕性,我连忙跑过去。经过我的专业判断,这名女士是由于紧张激动过度换气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下着雨路上也没有什么行人驻留,我顾不得下雨淋湿的路面,双膝跪地对这名女士进行急救。女儿则安静的守在我的身边,静静地陪着我。最终那名患者转危为安,我们才安心的离开。因为路上救人耽误了回家的时间,我问女儿:“本来高中时间就紧张,妈妈耽误了你的休息时间,你心中有没有怨言?”孩子说“妈妈时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您是医生您说过是治病救人就是您的责任,无论何时何地,今天近距离看到有人在妈妈救助下康复,更知道了你们工作的伟大,我以后也会向妈妈学习,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身教最可贵,知行不可分,很多时候不用我们去说太多的大道理,只要做给孩子看,孩子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杨自国:每天早上5点,我早早起床,打扫完庭院后,一边做饭,一边给91岁的老母亲洗脸梳头,还要照顾68岁的患癫痫和大脑炎后遗症的大哥起床吃饭。我家中共有兄弟姐妹四人,哥哥自小就患癫痫和大脑炎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此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我15岁那年,父亲突发疾病去世。母亲撑起了这个家。为了帮助母亲减轻负担,家里家外的活我样样精通。
大哥经常因街坊邻居或家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大打大骂、摔盆子砸碗,甚至满地翻滚。有一次,我正在一家企业进行税收核查。邻居给我打来电话“你赶紧回来吧,你哥哥又犯病了!”。我火速骑上自行车,拼命往家赶,10多里的路程我仅用了10分钟,回到家里,看到锅碗瓢盆被哥哥扔的满屋都是。望着坐在地上流泪的母亲,看着平静下来的哥哥,我强压怒火,心想“哥哥是因为有病才发疯,自己是他最亲近的人啊!”于是我一边劝慰哥哥,还得一边安慰老母亲。
我的妻子,是县直一家企业的一名普通工人。2004年,她查出甲亢,本来她身体就很虚弱,一听说自己得了这病,精神一下就垮了。我一边跑医院给她治病,一边还得帮她解心结。
从税41年,我一直工作在基层税收一线,不管哪个岗位,我都尽心尽职,获得同事的尊重和组织的肯定。2009年,在完成税收工作的同时,我主动请缨,在光秃秃的场地上建起了一个小花园,种植了10多种花卉,让这个小花园一年中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为了减少单位小伙房地开支,我还开辟出一处小菜园,早来晚走,种上应季蔬菜,长出的韭菜、茄子、西红柿、黄瓜等新鲜蔬菜,满足了分局所有工作人员一日三餐的需要。14年来,分局的12名同事每天吃着纯绿色无公害蔬菜,饭前饭后在花草繁茂的小花园里散散步,都感到分外的舒心惬意。
我也经常和单位同事们一起参加一些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现在我虽然退休了,我会继续努力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把尊老爱老的好家风传承下去,以好家风带动社会的好民风,努力成为宁津城市文明的带动者和传播者,为德信宁津建设发一分光,出一份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徐主任分享了2023年“最美家庭”选树工作情况,4位“最美家庭”代表与各位媒体记者做了比较充分的互动交流。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5225509。
今天的记者见面会就进行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