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审计局不断创新审计监督方式和方法,活用“加减乘除”法,全方位提升国有企业审计监督质效。
一是项目谋划做“加法”。全面梳理县属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按照国有企业的功能类别、资产规模、权属企业数量、企业领导人的任职年限等,结合审计资源和力量,采取财务收支审计、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政策跟踪审计等方式,建立县属国有企业审计五年规划,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有深度、有成效的推进县属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
二是审计时间做“减法”。创新审计项目组织方式,采用“经济责任+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等“1+N”审计模式,有效实现从单一审计向整合审计的转变,达到一审多果目标。将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按照内容编制成16张标准表,内容涵盖公司框架、参股企业、领导人员、人员、办公场所等方面,在审计项目开始前要求企业对表格中的相关情况进行填列,节省审计时间。
三是审计方式方法做“乘法”。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有效发挥技术方法乘法效应。系统比对发现问题线索,确定企业财务、投资、工程施工、资本运作等有关方面的审计重点,根据国有企业管理、实际运行状况等审计要点,形成财务收支审计组、项目审计组、电子数据审计组,摸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四是审计整改问效做“除法”。编制国企领域审计共性问题清单和法律法规汇编,并定期对清单内容进行更新完善,及时下发给各国有企业,提醒并督促国企结合内部审计工作举一反三进行自查自纠,从源头消除问题隐患,并从体制机制上建章立制,规范建设,堵塞漏洞,切实推进审计监督成果转化,达到“审计一项,整改一片,规范一面”的效果。